• 本幸集團
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行業動態

    從開放式貨架轉型封閉式貨柜,「洋玩易」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

    智能貨柜運營商 “洋玩易” 近日宣布,已經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,由碧生源領投,其他戰略投資者跟投,投后估值為 1.5 億元。同時,與智慧安防解決方案服務商“東望智能”達成戰略合作,東望智能將為洋玩易貨柜專設億元級專項資金,支持其規模化生產。


    洋玩易成立于 2015 年,最早是給辦公室場景提供“企業團購”服務,企業付錢下單,洋玩易將零食送到辦公室,員工享受自取下午茶;而進入到 2016 年,無人零售的風口悄至,洋玩易也轉型做起了開放式無人貨架。


    但創始人龐明鋒告訴36氪,無人貨架的故事其實很難講通。優勢是,離消費者更近,可以更快觸達。可運營商無法控制售賣環節,前端什么賣的好?是消費者光拿不付錢、還是業務員謊報貨損?怎么選品,怎么換貨?都沒有答案。


    “開放式貨架的邏輯是無人監管的即拿即取,反應到結果上就會有很高貨損率。資本催生了不少新玩家,很多人只顧搶點不顧運營,商業模式并沒有跑通,難以盈利。”


    我們也觀察到了類似狀況,進入到 2018 年,無人貨架日漸式微,裁員撤點、融資遇阻的新聞不斷。便利蜂、果小美、猩便利、每日優鮮便利購等都有裁員傳聞,哈米前不久還發了內部信,在炎炎夏日里稱團隊要“做好過冬準備”。


    j95hh7j159bvcp6b


    洋玩易是 2017 年中開始全面轉型封閉式智能貨柜的。貨柜采用的是 AI 圖像識別技術,支持 400 多個 SKU,在實際測試中,識別準確率為 99%。針對不同需求,洋玩易設計了兩種柜型,小柜可裝 150-200 個單品,配置 20 多種品類;大柜可裝 400-600 單品,配置 50 多種品類。

    龐明鋒認為,貨柜的單次投入高,但后期運營可控,是更合理的模式。能夠保證即拿即付,也能在后臺得到用戶數據,還能保證補貨的有效性。這套設備去年八月底已經實現量產,成本在千元級。柜內貨品有 42% 是鮮食,比如鮮切水果、酸奶牛奶、面包等。目前的運營數據是單臺的平均月銷售額在 6000 元以上,大約 6-8 個月實現回本。

    接下來看具體運營思路,洋玩易的鮮食大多為預包裝好的,但也需要每天補貨一次。在供應鏈和物流上面,主要是利用前置倉來降低整體成本。前期的思路是大量整合供應鏈,讓外部供應商直接供貨到前置倉,再由前置倉發貨到具體的貨柜。

    亚洲一级片